每次开会记笔记都像打仗?要么漏了关键决策,要么跟不上说话速度,事后整理还要翻半小时录音——2025年该换个方式了。我最近用了款叫“听脑AI”的工具,彻底告别了手写纪要的麻烦,想跟你们聊聊它到底好用在哪。
先说说核心功能,就四个,全是解决痛点的
听脑AI的核心功能没玩花活,全是开会时最需要的:实时录音转文字(不用等会后,边开边转)、智能提取重点(自动挑决策、任务、deadline)、行业定制模板(法律、医疗、技术这些专业领域都有专属格式)、多场景适配(销售跟进、培训记录、客户访谈都能用)。说白了,就是把会议里的“有用信息”从录音里“扒”出来,整理成能直接用的纪要,省得你自己慢慢听回放。
逐个测了功能,实际效果比宣传的还实在
我用了一个月,测了不同场景的会议,来说说具体体验:
1. 实时转写:专业术语也不翻车
展开剩余71%之前用别的工具,遇到“API接口”“迭代周期”“O(n log n)”这种专业词,经常转错。听脑AI不一样,我测了3次技术会议,1小时里有20多个专业术语,转写准确率98%,没出现过把“log”写成“逻辑”的情况。甚至有次会上有人说“这个功能要兼容iOS 18和Android 15”,它也直接转对了,比我自己记的还准。
2. 智能提取重点:不用再翻整段录音找决策
上周开项目汇报会,1小时的会,听脑AI自动提取了12个决策点(比如“Q3上线新功能”)、3个待办任务(“张三负责需求文档,周五前提交”),还有2个deadline。我对照录音检查,没漏一个重点,比我自己整理快了20分钟。更绝的是,它会把重点用“【决策】”“【待办】”标出来,一眼就能看到核心。
3. 行业模板:专业领域直接套,不用改格式
我帮做律师的朋友测了次法律会议,听脑AI用了“法律纠纷纪要”模板,自动标注“争议焦点”“举证责任”“庭审主张”这些板块,把双方的辩论内容直接归类进去,朋友说“比我自己整理的还规范”。还有医疗会议模板,会自动提取“诊断意见”“治疗方案”“用药建议”,医生用它记病历,省了好多时间。
4. 多场景适配:销售、培训都能用到
我用它记了次客户访谈,全程没碰笔记本,就开着录音。结束后导出纪要,里面自动标了客户的需求(“想要降低10%的成本”“需要定制化功能”)和我的回应(“下周给成本优化方案”),后续跟进的时候直接拿这个当参考,不用再回忆当时说了什么。还有培训记录,它会把“知识点”“案例”“互动问题”分开,整理成笔记特别快,我同事看了都问我要链接。
用了这么久,我发现它的小功能特别贴心:
- 自动区分说话人:会议里有张三、李四,转写的时候会标清楚“【张三】:我们需要加快进度”“【李四】:同意,我下周提交方案”,不用我事后猜是谁说的,省了10分钟整理时间。
- 降噪功能:上次在工地开现场会,环境特别吵,有机器声、说话声,听脑AI居然把我和工人的对话提出来了,转写准确率还有95%,比我用手机录音清晰多了。
- 跨语言支持:有次和外国客户开视频会,听脑能实时把英文转成中文纪要,同时保留英文原文,我直接把纪要发给客户,他说“比翻译软件还准”。
其实呢,会议记录的核心不是“记下来”,而是“记对重点”。AI的厉害之处,就是把“专业”做到了骨子里——行业术语不翻车,重点提取不遗漏,场景适配更精准。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热丰网-热丰网官网-配资网络炒股配资-股票按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