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只因选择了上海娜美,月薪三千的大学生背上了五万医美贷!)
编辑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业
近年来,上海这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医疗美容市场持续释放巨大活力,整体规模长期位列全国最前列,展现出强劲的消费势能。
在此背景下,具备品牌效应和资本优势的大型连锁医美机构加速布局,凭借标准化的服务和广泛的营销网络,在上海市场占据了显著的声量高地,吸引着相当一部分追求品牌保障的客群。然而,若据此断言上海医美市场的版图已被这些连锁巨头完全瓜分,则是对本地生态的简化误读。
深入观察便会发现,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本土及中小型医美机构,构成了上海市场庞大而复杂的毛细血管网络。这些中小机构受限于管理理念,难以真正践行“精专”或“特色”之路。甚至于市场中个别机构的经营行为大多存在偏离合规要求的现象。
据各大消费维权平台的消费者投诉信息显示,这些中小医美机构消费纠纷中高频爆发效果承诺与实际情况不符、价格透明度不足、产品溯源信息缺失、服务流程未严格遵循规范,以及从业人员资质管理疏漏等乱象。
而这些乱象正在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与财产权等造成权益侵害。这些乱,也以最直接的方式,不断揭示着上海这个成熟市场光鲜外表下依然存在的深层隐忧与治理挑战。
图源:百度
术后效果与收费争议
7月4日,一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对上海娜美医疗美容医院发起投诉。该消费者称,其于今年4月8日在该机构接受鼻整形手术前,咨询师曾明确承诺百分之百安排指定医生主刀,并保证手术效果,据此收取了该消费者共计31000元费用。然而,消费者发现实际手术的主刀医生并非承诺的医生,且该机构收取的费用比其他咨询师的报价高出13000元。更令消费者不满的是,手术过程中,院方在未告知并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于其胸部进行了开刀操作,导致留下疤痕。
该消费者表示,术后一个月鼻腔持续红肿发炎,且出现鼻小柱萎缩变形等并发症,使其身心遭受重创,陷入抑郁状态并被迫辞职。消费者悲愤地指控该医院存在欺诈消费行为,且事后拒绝承担责任。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仍在处理中。
图源:黑猫投诉
2025年5月15日,黑猫投诉平台上的另一起投诉,则涉及消费者与上海青浦娜美医院长达两年的纠纷。
该消费者称,自己于2023年6月接受筋膜悬吊术后,术后效果仅维持一周便完全消失,而院方长期拖延不予解决。至2024年6月,该机构要求消费者自费承担修复手术的全部费用(含体检费及成本费),遭消费者拒绝。
该消费者表示,随后院方改称可提供免材料费的小拉皮手术,却强制捆绑其他消费项目——医院高管高某更强行要求消费者将外院的面部吸脂项目转移至本院,否则拒绝修复。
2025年3月3日修复手术后,消费者发际线切口的头发不再生长。经协商,院方同意退还26300元,但承诺的一周内退款遭单方面推翻,咨询师持续推诿责任,迫使消费者诉诸投诉平台维权。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仍显示尚在处理中。
图源:黑猫投诉
无还款能力的医美贷款
综合来看,围绕上海娜美医疗美容的一系列消费纠纷中,消费者的不满主要来自于手术效果以及对该机构收费标准的质疑。除此之外,引导医疗消费贷款,也是令消费者苦不堪言乱象之一。
2025年5月14日,黑猫投诉上的消费者反映,称上海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利用医托欺骗诱导学生贷款进行医美整形手术。
该消费者称,去年6月,该消费者在医托劝说下前往上海娜美医院面诊,原本只想了解预算范围,却被工作人员强硬告知需要做局部超肋鼻加外切鼻翼手术,费用高达52000元。
该消费者说,自己曾多次表明自己是月收入仅3000元的学生、无力承担费用,但医托在获悉其花呗有两万元可用额度后,极力诱导其申请贷款。面对该消费者的犹豫,医院工作人员和医托强行洗脑,伪造其工作证明、擅自调取征信,假称只需借20000元且每月还款压力不大。工作人员还全程操控该消费者的手机,贷款刚下款便直接打入医院账户。该消费者被迫通过花呗、美团等途径借款47000元完成手术。
该消费者表示,因术后鼻翼效果不良,又绝望地从美团贷出5000元再次手术,总计花费52000元。但是术后快一年,鼻子侧面畸形如鹰钩状,填充部位毫无效果,这名年轻的学生消费者身心俱疲。悲愤之下,该消费者恳请政府部门介入,追回全部被骗款项以挽回损失。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尚在处理中。
图源:黑猫投诉
在上海这样的繁华大都市,月薪3000元对于一个大学生的生存来说本就杯水车薪,再背负52000元的贷款,让其原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上海娜美医疗美容的工作人员当时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做出此番营销策略,都值得深思。
深度美业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上海娜美医疗美容的投诉并非个例,而是充斥在各大平台。
1月10日,一位消费者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其在上海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进行的手术效果不佳,且该机构存在乱收费现象。消费者表示其接受抽脂手术、双眼皮综合修复、面部吸脂及填充项目后,术后效果令人失望。额头与下巴填充部位持续滋生痘痘并出现硬块,长达四个月未见任何改善。
该消费者还表示,该机构工作人员当面虚报高昂价格,拒绝提供透明收费标准,甚至诱导该消费者办理30000元医美贷款。院方人员居然要求该消费者将38888元手术费转入私人支付宝账户,未开具任何票据。面对手术失败与经济损失的双重打击,该消费者只能提出全额退还68888元的诉求。但遗憾的是,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尚在处理中。
图源:消费保
可以看出,上海娜美医疗美容对消费者们的线上投诉并不关注,无论消费者如何投诉,对消费者线上投诉的冷处理,让消费者们的不满在各大平台持续蔓延。甚至连大众点评上仅有的一条评论,也是对该机构的差评和不满。
图源:大众点评
消费者们对该机构的评价竟然出奇地统一,在对该机构问题及回复中,遍布大量劝退言论。由此可见,上海娜美医疗美容在消费者群体中已经口碑尽失。
图源:大众点评
屡次逾越医疗安全红线
天眼查显示,上海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上海喜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员,实缴资本1000万。
正如黑猫投诉上消费者所说,类似“未沟通手术方案直接在胸口开刀”的行为,应属未告知患者医疗措施及替代方案的违规行为,类似行为在该机构早年的经营管理中也曾出现过。
根据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披露,2022年7月27日,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上海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作出了一次行政处罚。
此次处罚的起因是该门诊部未按规定向患者告知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以及替代医疗方案等重要信息,这一行为违反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上海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给予了警告,并处以人民币贰万伍仟元整的罚款。
图源: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的公开信息来看,上海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关于医疗安全的合规疏漏并非个例。
2022年8月24日,上海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再次因违规行为受到处罚。这次是因为其违反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未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第(六)项的规定,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该机构作出了警告的行政处罚决定。
图源: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至2023年11月13日,上海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再再一次被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处罚。原因是该门诊部未执行国家有关消毒规范、标准和规定,违反了《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依据《消毒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上海市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其处以人民币贰仟元整的罚款。
图源: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上海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医疗安全卫生管理不规范等行为多次受到行政处罚,反映出该机构在其过往的医疗管理中、在患者沟通以及医疗器械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消费者足够的正视与警惕。
超一线城市不应成为医美维权荒漠
近期以来,深度美业观察了诸多在上海存在渠道小型医美机构,接连不断的争议与投诉,清晰地指向了医疗美容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信任危机与规范挑战。
这些现象绝非孤立,它们警示我们,在超一线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同样潜藏着诸如信息不对称、承诺不兑现、诱导消费甚至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等亟待解决的痛点。
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不应成为追求商业利益的牺牲品。要重塑行业的公信力,不仅需要每一家机构坚守诚信底线,将医疗安全与服务质量置于首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虚假宣传和不当营销,更呼唤着监管力量的持续强化与精准发力,通过更严格的准入标准、更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和更有效的监督惩处手段,为市场划清红线。
同时,提升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也至关重要。唯有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消费者理性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构建一个让美丽追求真正建立在安全、规范、透明基础之上的健康生态。而超一线城市的市场及卫生监管部门,也亟需顺应时代需求,率先起到对全国的整改示范作用,还消费者以朗朗乾坤。
热丰网-热丰网官网-配资网络炒股配资-股票按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